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左翼是甚麼?

「左翼」這個政治名詞,最初見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代表法國激進改革派的議員坐於主席左側,而代表保守溫和派的議員則坐於主席右側。從此,左翼便泛指主張透過改革現存政經制度,以達至社會平等的一種政治思想。

由於「左翼」一詞受過大量不同團體的詮釋,坊間普遍對「左翼」存在各種誤解,其中之一便是常將宗教及民族當作「右翼」的內涵(例如把日本極端的民族主義團體統稱為日本右翼),並由之對比出「左翼」立場。事實上,正如上段所言,「左翼」的真正意思是要在政治、經濟的層面上揭示出社會中的階級壓迫,並鼓勵無產階級以抗爭手法推翻資產階級的支配。所以宗教及民族問題,從來就不是「左翼」的主要攻擊目標;「左翼」真正要對抗的,是經常以她們分化無產階級的資本主義系統。這才是「左翼」的根本思想。

另一個香港常見的謬誤,就是將「中共」跟「左翼」混為一談。雖然中共長久以來都以社會主義政黨自居,但卻從未讓廣大的無產階級掌握過實權。不僅在政治上實行專政獨裁,更將全國的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的官僚手中,形成官僚資本,對勞動人民大加剝削。這種政經取向,根本與「左翼」思想大相徑庭,兩者從來就不應被混淆起來。

由此看來,「左翼」站在無產階級的政經立場是清晰和堅定的。那麼,「左翼」內部是否一直趨於統一呢?答案是「也不然」。基於不同政黨、團體對實踐「左翼」理想的意見不同,「左翼」內部亦分成了各個派系。當中最為具代表性的兩個乃屬「革命派」(Revolutionary)與「改良派」(Reformist)。

「革命派」在歷史上的代表人物有列寧及羅沙盧森堡。他們認為必須透過暴力革命的方式強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以建立一個全面的無產階級社會﹔而「改良派」則由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所倡議,他們否定暴力革命的必然性,主張透過合法的選舉形式助無產階級逐步取得政權,藉以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時代。這兩派立場的相左不單在一戰時期造成了國際「左翼」的分裂,更各自衍生出不同的政治團體,影響至今。

我們中大左翼學會,就是堅定的革命派團體;我們深信只有通過革命,無產者才能解放,世界才能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