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貞子以外,電視裡的妖怪

十月,電視發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政府黑箱作業令市民少了一個免費電視的選擇,在幾日內激起十萬市民上街要求發牌。然而,電視媒體的問題,又怎會是多一個牌就能夠解決的?

不幸的是,香港長期處於一台獨大的狀態。對於新聞報導、消閒節目和廣告質素惡劣,我們很容易下「引入競爭,提升質素」的判斷,將大型私營媒體的流弊誤以為是個別公司的經營問題。

每日兩小時 足以洗腦

電視可說是最普遍的日常娛樂。翻查網上資料,近年香港人每日約花兩個多小時看電視,與上網時間相若。美國政府2012的統計亦指出,15歲以上的美國人平均每日約有5.6時的消閒時間。當中一半,即2.8小時用於看電視。居次的「社交活動」(包括探訪、約人等)平均每日只有45分鐘。

每人每日兩小時實在不少,而資訊只來自寥寥幾個源頭,即使由兩個增至四個或五個,也不能說是多。換句話說,全港七百萬人每日幾乎接受相同的資訊,而這些資訊來自商業主導的電視台。

本文將說明,各種隱性廣告及偏頗的新聞報導都是商業主導電視的結果;另一方面,電視台為提高收視率而製作的娛樂節目潛移默化我們的思想。

隱性廣告 鼓勵消費

商業電視台基本的營運模式,就是透過高收視率吸引廣告,同時透過借出旗下藝人賺取佣金。要在有限的電視播放時間內賺取最大利潤,在選材方面自然會有所取捨。由此可見,電視機前的觀眾並不是電視節目的消費者,而不過是電視台的籌碼,顯示利用電視賣廣告的潛力。這種模式,正正決定了電視台在什麼時間播什麼節目;多播什麼,少播什麼;甚至是什麼可以播,什麼不可以播。

除新聞和劇集外,消閒節目佔電視時間的一大部分,介紹餐飲場所、旅遊熱點、時尚衣著。這些「由XXX公司贊助」的節目,與其說是一個抽離的節目,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型廣告,透過美貌議員的演技宣傳商品。

甚至電視劇裡亦充斥著各種嵌入式廣告(Product Placement),不會明刀明槍地推銷某些商品,而是將那種商品放在劇情之中。只要細心留意一套荷里活電影,不難發現所有角色都用同一個品牌的手機,去同樣的快餐連鎖店,駕同一牌子的車,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為產品做了宣傳。日本動畫跟營銷的關係更加密不可分。Pokemon以及各種陀螺搖搖片集的產品,先有商品,大賣特賣確保有足夠收視,才決定拍劇。而劇集更進一步令產品深入民心,甚至推廣到其他國家。廣告不一定要賣花贊花香。只要不時加深你的良好印象,目的已經達到。

商業主導 抹黑抗爭

「無線新聞,事事旦旦」。新聞報導受商業扭曲最為明顯。近年香港很多觀眾都留意到電視新聞在選材和報導手法上有明顯的偏頗。例如最低工資立法時,集中採訪零售及飲食業老闆等「苦主」,對數十萬基層工人如何受惠卻鮮有報導。對大型抗爭的報導亦多次受到批評。在本年三至四月的葵涌貨櫃碼頭罷工,《新聞透視》抽起罷工報導,ATV焦點》抹黑工會等,都是媒體明目張膽偏向建制的表現。

親政府背後是商業考量。為了讓藝人和劇集在內地暢通無阻,電視台自然樂於在其他方面讓步。同樣道理,商業媒體在報導大企業的問題時留一線,不過是避免得罪大企業而失去廣告。這不是香港或中國特有的問題。《紐約時報》披露,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美國國防部要求國內8000名分屬不同媒體的「時事評論員」在作出支持戰爭的言論,結果是當時有超過七成美國媒體報導支持出兵,比其他國家多出一成。

由於私營媒體說到底需要資金,即使在高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地方,為確保能繼續營運還是要自我審查。新聞媒體能否作為所謂的「第四權」監察社會,實在令人懷疑。

這時讀者可能會走出來抗議。「商業營運是有問題,但不管怎樣,總比統一口徑的官方喉舌好吧?」的確,兩個電視台比一個好,終究是少一點壟斷。然而除了私營和公營的基本分別外,政府亦可在多方面規管媒體的擁有權,以免媒體受大企業控制。例如20116月,厄瓜多爾公投,通過立例禁止私人金融機構的總裁及主要股份持有人同時擁有傳媒企業的股權,避免大財團作出有利於己的報導。台灣立法院在2012年亦草擬「反媒體壟斷法」,禁止市場佔有率超過一定比率的媒體再收購其他媒體公司,可惜因國民黨臨時變卦而胎死腹中。這些都是一些可能的嘗試,限制資金對大眾知情權的干預。

越趨娛樂化 戰爭變打機

除了立場偏頗外,現實的新聞報導越趨娛樂化。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一方面新聞報導是電視台的基本要求,但在「黃金時段」播放悶蛋的新聞,實在太浪費了。解決方法就是從取材和報導手法方面著手,將新聞變成娛樂的一種,同樣吸引觀眾眼球。例如香港的電視新聞長期缺乏國際政治經濟的報導,取而代之的是奇人奇事和可愛貓狗。難道世上就沒有其他值得報導的事情嗎?

國際新聞淪為獵奇報導遠遠不是最糟的。自1982年福克蘭戰爭以來,媒體對戰爭的狂熱報導一直為人垢病。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霍士(Fox)為首的美國媒體均以第一身報導戰況。震撼的影像,講波式旁述,將報導變成電影或電腦遊戲,令觀眾如同身歷其境。同時,各媒體亦乖乖遵守官方規定,沒有播放任何死亡士兵的遺照和棺木。這些報導手法均令觀眾集中於正面的「劇情」,而忘記戰爭帶來的死亡、傷殘和破壞,更不用說質問。除了無法呈現事實外,亦遠離客觀中立的原則。第一身戰爭報導令觀眾不自覺變成「我軍」,對「敵軍」自然要斬盡殺絕。自動已經在戰爭問題上站在支持的一方,對軍方的各種暴行缺乏批判。

雖然看似矛盾,販賣悲情同樣是娛樂化的一種表現。一直以來電視都有節目報導世界各地災民的慘況,近年亦有《窮富翁大作戰》之類的節目關注香港基層工人的生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很多時候節目主持人的感想竟然是「其實我們已經很幸福」,自然不會想到為什麼有人不幸,有人幸福。看過這些節目,觀眾或許會「同情」窮人,但不會質疑為什麼社會上會有窮人;他們或許想「幫助」窮人,卻不會思考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

娛樂化報導以視覺效果和煽情取代觀眾思考。從另一方面變成向官方立場傾斜的偏僻報導。

劇集老套 遠離事實

談到扭曲社會現實,電視劇集的表現更為明顯。但有些時候電視節目扭曲社會現實,不一定是出於政治考量。電視劇集在表達人物性格和生活時,往往與事實距離甚遠。不是說非要100%忠於實況不可,而是這些與事實不符的描述往往會加深流行誤解。

無線古裝劇中,角色言必稱奴才奴婢,女性角色往往被刻畫為受保護動物,不是驚慌就是哭叫,當然也少不了被男人掌摑。這些人物設定過去已受多番批評,例如陶傑指電視劇令中國傳統陋習深入民心。「女同學社」在2012年回顧77套有同性戀者出現的無線劇集,發現當中竟有22套將同志定格為殺人犯、急色鬼、或是精神病人。又以北美劇集為例,男性白人角色大多佔主導地位,而作為配角的黃種人經常演出沉默、害羞、不善交際的角色。美國一項研究更指兒童節目裡超過六成白人扮演正派角色,而黃種人和黑人大多扮演反派。這都說明劇集為討觀眾歡心,自然會配合他們既有的心態,將日常的偏見以更誇張的手法呈現。

永恆不變 世界美好

這時讀者又鼓譟了:「喂大佬呀,我都係想輕輕鬆鬆睇下電視,有冇你講到咁誇張?」絕不誇張!上文提到的美國媒體巨頭霍士電視台收視率為全國第二,多年來一直因其保守立場備受自由派批評,亦多次被發現造假新聞。學術界的各種研究指霍士新聞報導誤導。2010年史丹福大學調查發現,霍士觀眾較不接受科學研究。各種調查更指,霍士觀眾較完全不看新聞的人更缺乏常識,例如不知道地球溫度正在上升,及說不出誰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等。

我們看電視很多時候都不過是電視撈飯,輕輕鬆鬆,不會怎樣注意。但其實花在電視的時間遠遠超過接觸任何其他資訊。跟電影、音樂等媒體不同,電視的影響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從小到大,每人每日兩小時,足以構成一種牢不可破的世界觀,限定了我們的「常識」,哪怕是錯的常識。而電視為觀眾塑造一個美好的世界。BBQ大團圓結局,沒有貧窮、傷病及不公。即使是面對災難或貧窮,都少不了漂亮臉蛋和歌唱,與事實距離遙遠。不會懷疑事情的起因,不會追究捐款的去向,觀眾幾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關心了世界,然後收拾心情,看接下來播出的「獎門人」。

大眾媒體歸大眾

電視到現時為止仍是廣大市民的重要娛樂和資訊來源。不說老一輩不懂上網,年輕人在網上追劇集也是脫不了電視的影響。因此對於電視的種種問題,不是個人選擇看或不看就能解決的。上述討論指出商業考量令私營電視台的新聞失去客觀、劇集強化傳統陋習、充斥顯性隱性廣告,潛移默化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哲學家阿多諾在50年前形容文化工業為「集體欺瞞」,在今日距離事實不遠。面對這種狀況,實在有必要跳出一貫不是私營,就是國營的二分法,看看有沒有其他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